瓦楞紙包裝箱是一種與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密不可分的普通紙質包裝產品。瓦楞紙箱的印刷質量不僅關系到瓦楞紙箱的外觀質量,還影響到包裝產品的銷售前景和商品生產企業的形象。那么,瓦楞紙箱印刷中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讓我們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誤區一:用膠印膠片作為最終輸出膠片
膠印薄膜具有一系列優點,如購買方便、經濟、交貨及時等。,且工藝條件相對成熟。但是膠印薄膜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表面太光滑。光敏樹脂柔版在光聚合過程中會釋放出一定量的氧氣,只有磨砂膜才能順利地將氧氣導出,使膜和版仍然保持平等接觸,準確地轉印圖像。相反,膠印薄膜表面光滑,氧氣不能順利導出,導致薄膜與版材之間的間隙變大,造成圖像變形,圖文變粗變模糊。一些制版操作人員使用噴涂滑石粉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但同時導致透光率下降,增加了底片的霧度。
誤區二:印前系統配置不合理
因為柔印專用軟件價格昂貴,不是一般中小型制版公司能負擔得起的,目前國內只有少數海外公司能負擔得起,而大部分制版廠家都因地制宜進行了國產化。一般來說,小型制版廠多采用平臺掃描儀和數碼相機作為輸入設備,PC或蘋果G3作為校正計算機,加上照排機和平板打印機作為輸出設備。由于限量版規模,國內很多廠家復制膠印制版配置,甚至采用打印輸出、攝影等滯后技術,使得國內瓦楞紙箱柔性印刷技術始終處于較低水平。作為手工雕刻橡膠板的替代品,它還沒有進入彩色瓦楞紙箱印刷時代。與國外同行相比,我們落后了近10-15年。
誤區三:選盤盲目
很多制版企業沒有考慮印刷廠的實際情況,比如印刷機的型號、覆膜膠帶的厚度、使用的油墨種類等。
由于開始印刷對紙板厚度有所影響,所以每種顏色的版輥部應比其前一個壓力稍大一些,這樣才能使所有顏色上施加的壓力都相等。其次每部印刷的前部和后部均有進紙輥和牽引輥,這兩個輥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紙板寬度過窄時更應注意調整間隙和位置。如遇局部套色,還應在每個印版邊緣加兩條牽引帶以保證紙板在印刷過程中平穩過度。再有,由于瓦楞紙板翹曲程度的不同,對套印有著有關的影響,必要時應重新更換紙板,但必須保證平整。
印刷顏色不一致原因分析:印刷顏色不一致是指印刷后紙板整體沿機器縱向 或橫向印跡不均勻,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橫向印刷兩端顏色不同,一面較淺,一面較深。還有 就是上墨系統循環不利,油墨流量不足,傳墨輥傳遞不均勻。